潮蟲(Pillbug;sow bug)
,又叫鼠婦,在南方也叫“西瓜蟲”
、“團子蟲”
,屬無脊椎動物節(jié)肢動物門甲殼綱潮蟲亞目,是龍蝦的近親
。等足目(Isopoda)的小型陸生甲殼動物
,主要是潮蟲屬(Oniscus)的種類。與近緣的球潮蟲(pill bug)相似
,有時稱作丸蝦(wood louse)
。潮蟲(O. asellus)長18公釐(0.7吋),廣泛分布於歐洲
,并引進到北美
。

一、潮蟲
體卵圓形
、灰色、扁而背面拱起
,有甲胄狀的寬板
。一對肘狀的觸角,7對足
,常見於石下
、潮濕的落葉層和地下室內。
潮蟲的種類較多,它們身體大多呈長卵形
,成體長9—15毫米
,背腹扁平十分顯著,呈灰褐色
、灰藍色
;常能卷曲成團,是草食的陸棲類群
,口器是咀嚼式口器
,為甲殼動物中唯一完全適應于陸地生活的動物,從海邊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們的分布
。第一觸角短小
,后7對胸肢變成步足。但它們都需生活在潮濕
、溫暖以及有遮蔽的場所
,晝伏夜出,具負趨光性
。不像昆蟲和蜘蛛那樣高度適應于陸地上生活
,在我國大多數(shù)地區(qū)都有分布,在田間
,主要為害黃瓜
、西紅柿、油菜等,常見的種類有潮蟲科
、鼠婦科
、球鼠婦科等代表動物。
二 、潮蟲的生活環(huán)境及采集
潮蟲喜棲息于朽木
、腐葉、石塊等下面
,有時也會出現(xiàn)在房屋
、庭院內。鼠婦在20---25度之間生活較為正常
。若室內外溫度在25度左右
,在房前屋后的石塊、瓦礫下面
、盆里
、壇內均可以找到;溫度低于25度
,需要選擇溫暖的花窖
、庭院的下水道旁邊進行采集,也可在平房條件的廚房地磚下面進行收集。我們在學校園里采集時發(fā)現(xiàn)
,潮蟲的數(shù)量較少
,個體也較小,以一些個體小的為主
。在花盆底下可以采集得到
,但數(shù)量少,如果花盆是放在水泥地上則其數(shù)量會很少
,而且水分過多數(shù)量也會大大減少
。為了采集的方便,我們經過一番努力后發(fā)現(xiàn)
,如果把臺灣草連根鏟起
,倒蓋在墻邊的草坪上(可蓋兩到三層),開始幾天不要澆水
,等草干了之后
,三天左右澆少量的水,只要保護相對潮濕就可以
。一個月左右開始采集
,則可得到個體較大,數(shù)量較多的潮蟲
。而且
,采集過程非常方便,只要把草皮拿走就是
。在潮蟲的收集過程中
,必須小心地保護,收集后
,容器內應帶一些濕土和注意通風
。濕土最好是富含有機質,顏色以黑色******
,同時可放幾片爛樹葉或一些植物的小根
。
三、潮蟲的飼養(yǎng)
在實驗室飼養(yǎng)鼠潮蟲可用大的盆子如塑料水槽
、也可用月餅的盒子
。在盆子內放一些經過篩選后的松軟的土壤,土壤以富含有機質為好
,特別是黑色的土壤則效果更佳
,同時可放一些爛樹葉。土壤的含水量不宜太大
,每天可向土壤中噴灑少量的清水,水滴入過多,土壤容易形成泥塊或泥漿
,這樣會使潮蟲的活動減慢
,甚至造成死亡?div id="m50uktp" class="box-center"> ?梢杂檬诌M行小測
,用手抓起一把泥土,用力捏
,沒有水從指縫流出
,松開手,輕輕一碰
,泥土疏松
,表明土壤的濕度適中。同時每3天換一次土
,最長不要超過一周
,換土也不要全部換,可放一半留一半
。鼠婦的密度不宜過大
,大概每1000毫升的容器內可飼養(yǎng)25---30只左右的鼠婦,密度過大
,鼠婦容易死亡
。盆子上可用黑布遮蓋,保證有充足的空氣
,同時用橡皮圈套住黑布
,防止鼠婦逃跑。也可在晚上開燈
,也能起到防止潮蟲逃跑的效果
。
四、潮蟲的培養(yǎng)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:
1
、每次換土時
,最好保留一部分原來的土壤;對換出的土壤要細心檢查
,以免因個別潮蟲“假死”或鉆在土壤中而丟掉
。
2、在實驗室放置潮蟲時
,要留心周圍是否有其它動物如老鼠
、蟑螂等的危害。
3
、土壤中水分不宜過多
,保持濕潤即可
。如果不小心加入的水太多,可用細沙進行調節(jié)
。
4
、為了保證實驗的效果,在飼養(yǎng)潮蟲時盡可能給它提供適宜的溫度
。
5
、不要將飼養(yǎng)的潮蟲放在太亮的地方,盡可能給它提供較為黑暗的環(huán)境
。
五、潮蟲的防治:
一般在潮濕的有機液含量豐富的菜園中容易發(fā)生,近年來一些地方的溫室受害嚴重
。此蟲在溫室中主要危害溫室中主要危害瓜類
、茄類等蔬菜。苗期可啃食幼苗的生長點
、幼芽
,使菜苗不取勝生長發(fā)育,幼苗長大后咬食葉片
,后期也可啃食近地果實
,若傷口感染植物病原菌,便會很快腐爛
。
潮蟲在溫室里
,每2年發(fā)生1代,成蟲壽命可達半年
,以成蟲
、幼蟲在土壤中越冬。
防治方法(1)結合防病措施
,控制灌水
,降低田間濕度,減輕其危害
。收獲后及時清潔田園
,深耕土壤,減少蟲源
。(2)越冬成蟲和幼蟲開始活動時
,傍晚用枯葉、雜草設堆誘集
,清晨捕殺
。(3)藥劑防治:每畝用2、5%溴氰菊酯乳油50—100毫升
,加水0
、5升稀釋后
,噴于10—20千克干細土拌勻成毒土,撒在菜株行間或潮蟲潛藏的場所毒殺
。用80%敵敵畏乳油0
、45%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,或2
、5%溴氰菊酯乳油、20%氰戊酯液3000倍液噴霧